投資組合理論
在學術中有關投資理財的理論五花八門,有些理論非常專業艱深,有些則是趣味橫生,像是近幾年很紅的行為財務學(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-塞勒博士),從人性角度出發,討論人類非理性的行爲對投資決策造成什麼影響?當中有關人性論證的實驗就非常有趣,但今天要談的是這個理論的對立面,該理論的前提假設是所有投資人都是理性的,都渴望最高報酬最低風險,馬可維茲的投資組合理論在1952年提出,在1990年同樣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肯定,基於這個理論架構下,創造出龐大的基金產業,全球前7大資產管理公司,所發行的基金超過20兆美金對全球的投資市場舉足輕重,沒有這個偉大的理論也就沒有基金這樣大家最熟悉的理財工具了,所以我們一定要懂這個理論,透過理解從中學習很重要的風險管理的範疇。
目前大家所熟悉的理財市場樣貌,都跟這個投資組合理論有直接的關聯性,包括這幾年很紅的投資工具ETF也與此理論有關,這個偉大的理論影響現代的每位投資人,談到理財背後的立論基礎,就要了解投資組合理論,理論細節可以想見是很複雜,我沒打算挑戰自己,我們只談基本、重要的概念即可。
投資組合理論探討投資過程中的風險與報酬之外,馬可維茲研究了第三個影響投資結果的變因,就是資產(證券)之間彼此的相關係數,簡單言就是兩種股票是同漲同跌,還是此消彼長,透過簡單的舉例,從下表中我們可以發現單以平均報酬率作選擇,B股優於A股,加上考量風險後(標準差為風險衡量,愈高代表風險愈高),A股是較佳的投資標地,那投資人還有其他選擇嗎?
從下圖的第三欄表中,我們發現當我們分散投資,將資產的90%投資A股,另10%B股,報酬比A股高,但風險也同時降低了,我們更進一步分散為80%投資A股,另20%B股,發現報酬又更高,同時風險降低,這真是太神奇了。
簡言之,馬可維茲在衡量投資風險與報酬之外,加入證券價格間彼此的相關性的變因進去,透過複雜的公式計算,證實了透過投資分散的組合,會比單獨投資一檔股票更有效率,將風險分散外同時又能提高報酬,我們可以嘗試在多種資產比例下,計算出最佳組合,達到最低風險與最高報酬的資產(股票)組合。
而一般投資人,因資金規模有限,無法做到多種股票的最佳組合(像是無法同時買台積電、統一超、中華電等,達到有效率的投資組合) 所以共同基金出現,由投信公司集合大家投資人的錢,幫我們做到這件事,這也是基金最重要的核心價值之所在,理論依據非常可靠、清楚,但這個理論有個風險並無法被分散,這也是投資基金的投資人最需要管理的風險,關於這部份我們下一週再進行分享。
先說結論:投資人要作好風險性資產的投資組合,並管理好系統性風險。